符拉迪沃斯托克游记
〇
本想在游玩结束后马上完成本游记,可各种琐事不断,时间利用率颇低,直到现在才决定动笔开始。
回想起来,这是一次令我难以忘怀、非常愉快的旅行。以至在10月28日去机场前,近一周的所见所闻,及恋恋不舍的感觉一直萦绕在思想中不去。
这是一次难得的旅行,并且差点儿因为我的犹豫而落空。本计划10月初出行,可因9月末的一次感冒让整个想法搁置。好在最后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最终下定决心开始着手实现。
我大概也算是最早了解到俄罗斯向多国开放符拉迪沃斯托克旅游电子签证的消息的一位。得知消息后的想法就是: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毕竟离得不远,签证办理又这么简单,经济上也能承受的起。而且对于我这持空白护照多年的人来说,也是个盖章的好机会。
一直以来的状态是,要么有时间没钱,要么有钱(注:小钱)没时间。而9月初某天发生的事情,让我临时处于第三种状态:有钱(注:小钱)有时间。这种状态很是稀有,岂有不珍惜之理。就这样,这次出游的想法在心中正式扎根发芽了。
早些时候读过网上旅行的经验之谈,又详细查阅了航班信息,了解住宿情况后。最终开始了旅行的第一步:申请签证。
按照计划,我是打算前往母校聚会后直接至北京乘机出游的。这样就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长距离往返火车奔波。在最终申请签证时,已是10月17日,距离聚会只差3天。
电子签证申请填写过程比较顺利,基本没有耗费太多时间。与填写相比,等待出签期间却让我焦虑不少。网上他人经历多说是瞬间出签,最快几小时之内即可完成。而我却足足等了48个小时,一直到我要乘火车出发参加聚会的4小时前,10月19日下午5点,怀着再试试看的想法再次登录查询申请状态,这次终于显示完成!又查看了邮箱,也已经收到申请完成的邮件(其实申请网站写的很清楚,4日之内出结果,所以48小时也不长)。那种悬而未决的感觉转瞬消失,但我也不想在火车上或在聚会期间完成剩下的工作,毕竟瞬息万变,万一飞机票没了,或者其他情况发生,这旅行还是会落空。因此接下来就需要在2个小时内完成买飞机票和预订住宿的任务。因前几日已经详细了解完毕,只等出签后确定往返期限和付款。也比较幸运,23日、29日仍然有特价机票,因此最终敲定买好了23日出发29日返回的机票,住宿则是23-28日,六天。
一
很久没有乘坐过飞机,更没有乘坐过国际航班,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早早的就从东直门坐快轨奔向 T2 航站楼。此前只兑换过一次港币,所以以为卢布也可以直接兑换。没想到前去的中行告知需要预约。时间仓促,无奈之下只好改从机场提前换一些,剩下的打算落地直接在当地 ATM 机上取(题外话:21日因银行核对信息的系统显示头像非本人,不给我办业务,我的胶带粘了多年的磁条卡仍然无法更换,22日当天通过投诉终于解决,也就是这张卡帮了我的忙)。机场兑换汇率低,而且还要比较客观的手续费,所以下次一定要提前解决外币兑换问题才行。
通往值机大厅前要通过第一道安检,并且分申报通道和非申通道。头一次跨出国门,想想身上还背个相机,又有手机。看到机场网站的说明说,价值超过 5000 块的建议要走申报通道。于是跟着申报通道的队伍过了安检。完成后直接进入值机大厅,我想来想去,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没人让我填申报单呢?为了保险起见折回到安检口前问坐着的两个工作人员,需不需要填申报单。两哥们儿北京口音,问我什么东西,我说相机,手机。“相机多少钱,什么型号”,我说买时候八千,不过很老了,50D,还有个手机。“没事儿,不用填,手机不算。”这话让我放心不少,仍旧进入值机大厅找到航班的值机柜台。
我所乘航班在C道的值机柜台一共4个,可是一个都没开。屏幕也关着。在我前面3-4个人,后面几个人。其中后面是两位是天津姐姐(对,我就是这么确定)。旁边是飞拉斯维加斯的柜台。没来过国际航班的值机大厅,也不知道程序上有什么区别。本想找找有没有自动值机设备,结果是徒劳。就这样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转身看看那儿,时间过了将近一个小时,柜台还没来人。看到周围人都是大小包,行李箱,而我就一个半空的双肩包,我有点疑虑,我是不是拿的东西太少了?站在那已经觉得支撑不住的时候,值机柜台上方的屏幕终于亮了,工作人员也已就位。我前面一共3人,后来又插进来两个俄国人,所以也没等多久就到了柜台前。我把护照交给工作人员,那哥们儿打开护照翻了一遍,好像找什么,我在想是不是看着我这空白护照不满呢?“你去哪啊?”,“符拉迪沃斯托克”,“哦,那个……”,没等他说完,我突然想起来,应该是在找签证。我赶紧打开手机找到提前存下来的签证打开给他,告诉他,“可以放大”。看他在那对着手机和我的护照跟人信息页看了半天,然后抬头说:“你呀,还得把这个打印一下”,“这有打印的地方吗?”,“有,出了安检往前走下楼就是,免费的”,“手机里的能打吗?”,“应该能”,“那,来得及吗?”,“来得及”。我转身时听到后面的天津姐姐发出了“唉”的感叹声,大概是觉得我好倒霉吧。
其实电子签证发放时上面写可打印也可不打印。只要需要时出示即可。可是在这场景,哪里还有跟他评判对错的时间,而且后面还有人要值机。所以就这么从了吧。原路返回,到安检处口问工作人员,“是不是出去还得再检一遍“,”是的“。其实不问都知道,只是心存那么一点侥幸罢了。急匆匆按之前说的下了楼来到打印的地方,问门口的工作人员收不收费,说不收。到里面说打印手机里的,问我能不能发邮箱,当然能。要问我能不能微信,我可就要犹豫了。“你要打印签证啊,那得收钱了”,“多少钱,5块一张”,“打两张”。打印机打印效果不错,纸的质量也不错。5块就5块吧,赶紧上楼再过安检,再回到值机的柜台。
把打印的东西给那哥们,那哥们打开看了一眼,问:“要你钱了吗?”,“要了呀”,“多儿钱呀?”,“5块一张”。那哥们又扭头问旁边柜台同事,“打印那儿现在收钱了?”,回头跟我说,“我还没跟你说楼上那打印的地方呢,八十一张”,我说那也太贵了吧,隔壁那哥们儿接话了,“机场这么值钱的地方,他能不贵吗?”。这哥们这会儿也把登机牌给我了。我也又能暂时放心一下了。
按提示往前走,来到了出境边检,我按提示尝试走自动柜台扫描登机牌,结果工作人员告诉我,“您这个登机牌上的条码打印的太小了,机器扫不上,走人工吧”。人工查看完成后开始了真正的安检,该往出掏的掏,该脱的脱,估计有个5分钟左右,我终于通过了检查,重新穿上衣服,装好物品。继续往前,算是倒数第二道卡了,出境盖章的地方。工作人员拿着护照翻了翻,看了看机票等等,找了一页卡上了戳。这回基本算是完全放心了。
进入候机大厅在登机口附近找个座位,考虑到早上会高强度用一阵子手机,所以赶紧插上给电池吃点儿饭。周围不少人都借机会休息,可我却完全没有困意。这时又想起入境过关的问题,所以干脆拿出相机在对着周围乱拍了几张,万一检查,也可以说明这是出境时就带着的。大概又过了一个小时多,终于开始登机了。登机牌护照查看完毕,走入机舱后,这心算彻底放下了。给我分配的座位在机舱最后面的区域,第20排,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倒数第三排。比较幸运的是,我的座位是我喜欢的靠窗户的位置,这样可以看看外面的风景;而更幸运的是,是我旁边的两个座位都没有人。
起飞前不断听到俄语广播,带俄语口音的英语、汉语广播。不懂俄语,所以出了航空公司 Aurora 名字以外,其它都不知道说什么。讲英语时才知道原来现在手机可以不用关机,调到飞行模式也可以。座位靠背里的旅行手册里甚至还有如何使用手机连接Air-Fi浏览多媒体内容的向导。只是噪音太大,注意力无法集中,手机连接后打开看了看就关上了,而且也可以省电。
飞机起飞的时间比计划晚了一些,22日晚朋友夫人给我讲说“战斗民族”的飞机起飞容易晚点,但是途中飞行员会开的快一些,最后还是会准点降落。看来这次我倒是可以验证一下了。
北京当天的空气质量还不错,夜间飞机起飞后可以清晰的看到下面被灯光点亮的建筑物。空中拐个弯还看到了月亮。
一路没有困意,硬是闭着眼强行让自己休息了几分钟。飞行餐也不错,一个小三文治,一杯果汁,都是俄国产。
约两个小时左右,广播提示飞机开始下降高度,准备降落。外面一片漆黑,连星星都看不到。一阵突然、又非常强烈的颠簸,让我不得不紧紧的坐在座位上,两手紧握扶手。心里还在想这跑道也太不平了吧,而且外面还没有灯?随后窗外漆黑的背景中,靠机翼灯光照亮而隐约出现的浓云告诉我,飞机只是在穿越对流层里的云罢了。又过了一些时间,飞机终于平稳降落。
我坐在后面,等到下机后才发现是要乘坐泊车,车上已经是满满的人了,我只好跟着其中两名机组人员一起站到了车头门口的地方。这也是有好处的,几分钟后车门一开,我几乎是第一个下车的。后面有两个中国人嘴里说着什么,跑着就从我后面冲到了前面,好像是特别着急在赶什么。我跟随那两个机组人员还有其他人做电梯到了二楼,开始入境边检。
前面没人,把护照和打印的签证往里一递,签证官核对完毕后盖章放行,现在想想把签证打印出来也算省些事情,万一签证官拿着手机看有疑问又沟通不便的话,耽误不少时间,所以当时对北京值机那哥们儿的表现有点儿反感的我,现在多少对他还有些感激之情呢。
俄罗斯之旅算正式开始了。
二
因为我几乎是第一个完成入境边检的,前面没有人。要不是有箭头提示,我差点以为我走错路线了。整个通道内都是静悄悄的,最后通往机场大厅的光控自动门打开后,我才确信我真没有走错。虽是早上6点多,机场里大厅也挺热闹。终于到达了,赶紧自拍一张纪念一下。按照计划,先找取款机试试取点儿卢布。
机场大厅不大,一个长方形,长边大概有二、三百米长。看来当地人(没去过俄罗斯其他地方)对英语不太感冒,除了国际机场必需的英语提示外,其它设施基本找不到英语提示。不像当前国内那样到处都能看到中式英语。ATM 机还是比较好找的,但是用手机翻译查看发现带银联标记的机器貌似是暂停服务。我想插上卡试试,但又想现在完全不熟悉,万一发生吞卡,就麻烦了。最后决定执行第二个任务,去办手机卡,这样有问题还可以应急上网查查。мтс 的服务台我在进入大厅时就看到了,可上面写着10:00才开始营业,旁边的各种服务台也是如此。无奈之下,决定执行第三个任务,坐快轨前往市区(一天只有五班车前往市区,所以误一班要等好久)。
找快轨入口颇费周折,环顾四周没有找到任何标记说明。既然眼睛不好用,还是用嘴吧。进了一个便利店,营业员是位老太太。靠近入口的货架上就摆着那熟悉的娃娃脸 Аленка 巧克力,标价160卢布。拿了一个到收银台结账,我掏出我提前兑换好的 5000 卢布的纸币,老太太一脸惊讶,意思是好大面额的钱。大概有点儿像拿着100块人民币去给自行车打气的感觉吧。老太太耐心的把钱找给我,找的同时还在用俄语数着数,我猜大概是100,200之类的。数好后放到收银台的盘子里(在当地几乎所有的小商店里,都有这么一个盘子,付款时把钱放盘子里,找钱也会放到盘子里)。随后我就问她怎么去乘快轨到市区,她用非常简单的英语跟我说了一下,然后有用手给我一指。原来快轨的入口就在便利店门口左侧,我看了看,原来我刚才都来过一次。然后又在店内另一个地方找到笔和纸,给我写票价是 230 卢布,另外也还可以乘 107 路公交车。这时她突然想起来大概放在盘子里的钱我还没有拿走,赶紧带我回到收银台。我看出她的意思后急忙向她示意我已经拿上了。她这才放心。
随后又问她哪里能办理 SIM 卡,思考了一下她带着我到了我先前看到过的那个写着韩语的柜台,告诉里面的小姑娘说是办 SIM 卡。然后才又独自返回便利店。我看着小姑娘特别像韩国人,又因为上面有韩语,所以就问她是不是韩国人。结果出我意料,她说她就是本地人,俄罗斯人。我问他能不能办 SIM 卡,她给我本子上的一堆号码,应该是让我挑选。我咨询她资费的详情时她显得比较吃力,后来开始用手机查着什么,通过柜台看她应该是负责联络旅游的,因此最后我表示谢意后离开了。
返回到老太太指给我的快轨入口处,有两位负责安检的女工作人员在那里站着。我向其中一位询问能不能讲英语,这位身高跟我差不多高的金发姑娘用粗暴简单的俄语回了我一句。旁边那位工作人员略带歉意的微笑向我示意她不会。我记得我是又用手机翻译问第二位姑娘,确认哪里坐快轨。她用手一指那位工作人员跟前的门,意思这里就是。并示意我把包放到安检机上检查。
这里不得不说,文化、习惯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真的不容忽视。在国内,公共场所很多通道大门都是玻璃的,并且在可用时都是开着的,所以就习惯了门开着表示能通过。可这里的门多数都是关闭状态,而且像安检口前的这道门还是白色不透明的。初来乍到,确实有些不习惯。
看快轨站已经有些人在那里等待了,仔细再看,大概是都在等着买票。售票窗口还没有开。趁着这个机会,我又看了看大屏幕上的时刻表。除了数字就是西里尔文,再加上心里着急,看半天也没看明白什么时候是第一班车。不过到俄罗斯以来最幸运的时候到了。
就在大屏幕下方座椅上坐着的两位年轻姑娘,我记得是跟我坐一班飞机的。所以我问其中一位会不会英语,她说“yes“时把我可高兴坏了。也许只有在那种情境下才能体会沟通障碍消除后的欢愉吧。
售票窗口排队买票时,她问我:”Bravel?“,我还没太习惯俄国口音,错听为 brave,我还有些纳闷,向她确认,她有些不解。再次拿出手机,我写 bravo,她说不是。原来她是指 Travel。
到我买票是,售票员问 Normal 还是 VIP,再次问我时我才从俄国口音里听出来这两个词,赶紧说 Normal,One。
随后的过程就容易好多,在两位姑娘 Катя 和 Ксюша 的帮助下,我顺利检票进站上车。外面的天气虽是阴冷,不时还会落下一阵雨,但兴奋愉快的心情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坐在车厢里四处打量,车厢内部装饰很朴素,但非常干净。沿途风光也很独特,与国内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和单一的色调相比,窗外的景象几乎就是在观看油画一样,各种颜色的木屋,被雨淋湿后棕色的土壤,再配上不同绿色调的植物。我甚至还在树林里发现了废弃的飞机,好像还有坦克。时不时跟 Катя 聊上几句,才知道她们两个在中国待了二十多天,去了北京、苏州等地。她告诉我说中国的高铁火车很不错,比俄罗斯的好。我想了片刻没法太快说明“绿皮车”的故事,所以就跟她说好是好,但是价格也贵。中途停靠第一站时,上了很多人,座位都坐满了。我问她是不是都是上班的,可她说今天休息,不过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当地为什么会在10月23日星期二休息,是什么节日吗?
车上人一多,我也开始意识到:在这里,我是外国人。人多,也没好意思把包里的相机拿出来乱拍。只拿着手机朝着窗外拍了几张。现在想想没能把沿途的特色记录下来留作纪念是多么可惜(当时的想法是回机场时继续坐快轨,还有机会)。
铁路沿着 Muravyov-Amursky 半岛西岸修建,所以沿路不少时间向西望去都会看到无垠的 Amur 湾。向远处望去,不太平静的水面上倒印着灰色的天空,水鸟还在风中自由翱翔。
近一个小时后,列车驶入市区火车站。下车跟着 Катя 和 Ксюша 一起出站,距离多数营业店开门还有一些时间,外面又下起了雨,我们只好在火车站内找了一间餐馆吃点儿早餐。在这以前,我所认为的沙拉就是绿色的疏菜再加一些水果或西红柿什么的。在这里点菜时发现居然有好多种不同蔬菜制作的沙拉。我要了一份深色的,拿到桌上细看,里面有茄子、洋葱、木耳、青椒还有萝卜。味道里有点儿淡淡的甜味,还有另外一种说不出来的淡香。这样看,大概所谓的沙拉,对中国人来讲应该就是凉拌菜,对朝鲜族人来说就是泡菜。只不过味道上因地域不同、气候不同产生了很大差异吧。期间 Катя 给我分享了她们在中国的经历,她们吃到的甜食,虽然也是甜的,但她们并不习惯,因为不是在俄罗斯吃的那种甜味儿。这也不难理解,比如虽然是辣味,在四川和湖南还有我目前所在城市就是不同的。
饭间 Катя 提醒我,因为我是外国人,所以一定更要注意个人物品的安全。而我为了对她们一早的帮助表示感谢,约定好等她们有空时一定再请她们吃一顿正餐。可遗憾的是,她们当天还要前往另一个城市,在我返回时也还没有回来。
手机运营商 Beeline 的营业店就在火车站对面,这时也已开始营业。里面只有我一位顾客,Катя 向服务员说明情况后,他们向我推荐了一款半个月的套餐,一共300卢布。服务员 Денис (Denis) 也会讲英语,沟通起来比较容易,虽然新卡在手机上激活时碰到些小问题,但最后都解决了。
最后 Катя 和 Ксюша 帮我叫了出租车,又告诉司机我的目的地后才离开。司机是个小伙子,快到地点的时候主动打电话帮我联系了房东。人生地不熟,下着雨的阴天本来就有些压抑,再加上楼外面也看不到几个人,让我觉得住处很偏僻,毫无安全感可言。所以跟房东 Oleg 在电话里讲明我了解下午两点后办理入住的规定,只是因为天不太好,所以先来了解一下住处所在的位置,不办理入住也可以,我稍候可以再来。Oleg 人很好,说没关系,现在也没有人住。我可以提前入住。出租车到达楼下时,Oleg 也正好来到楼门外。下车时还好有司机提醒,不然一脚就踩进水坑了。Oleg 告诉我,这条路打算要修的,因为下雨所以停下来了。进入楼门前, Oleg 就开始给我详细介绍入住的注意事项了。
首先是楼道门怎么开,之后是电梯。电梯很古老,空间很狭窄,最多也就容纳四个人。上方装有盏不太亮的发出黄色光的灯,侧面有一排黑色按钮,最下面还有一个红色的。Oleg 告诉我上下楼都按着楼层的按钮别动,等电梯开动后再放开即可。最下面的黑色和红色按钮千万别按,按了电梯就会不动,比较麻烦了。同时他还说,这电梯虽然很老,噪音也大。不过没什么问题,放心使用。说完后还让我亲手操作,熟悉一下。
进入房间后,详细的给我讲了入户门锁,并提醒我不要从里面锁上,否则如果屋里没人的话,外面可就开不了了。另外也告诉我出门不用锁门。我听了有点难以置信,还又跟 Oleg 确认了一遍,Oleg 向我确定没关系,说有楼下的楼道门足矣。随后又给我讲了洗手间的用法,叮嘱我洗澡时千万别把水弄到地上,因为这是老楼,没有防水。如果洒多了渗到楼下,邻居是要找麻烦的。厨房是公共区域可以随便使用,同时还分配了冰箱里的一块儿区域给我。另外还当面给我示范,厨房水管的水可以直接饮用。之后来到我的卧室向我演示了窗户如何横向开关和纵向开关,能两个方向开关的窗户早前曾听我的德语老师介绍她的德国见闻时说过,如今算是见到了实物。最后交给我钥匙,告诉我可以入住了,并介绍楼下附近不远就有小卖店,超市还有小餐馆。钥匙的形状也很有意思,细长的一根,头上有几个宽宽的齿,很像童话书里画的样子。
阴天,加上2个小时时差的缘故,所以在时间的感觉上有些偏差。本来是中午,可我一点儿都没有中午的感觉。不觉得饿,也不觉得困(想想从天津起床到现在已经有近30个小时没睡觉了)。考虑到外面天气不太稳定,干脆在屋子里先用手机熟悉下周边情况和确定明天的出行计划再说。
一直到四点多,饥饿感的驱使下让我再次下楼去寻找吃饭的地方。原来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地形并没有我在快轨上看到的那么平坦,反倒像重庆那样,高低起伏。走了好一会儿才摸索出怎么到下面的路上去。附近不远的地方就有家 pizza 店,想想距离天黑还有些时间,不妨附近再转转熟悉一下。地图上查到的便利超市就在马路对面,处在一个Y字型路的一侧。好不容易看到人行横道,周围却也没有红绿灯,也不知道怎么正确过马路。后来发现,非在繁华地段,根本无需红绿灯。汽车见人行横道边上有人准备通过时,100%主动停车让行,车辆对人,车辆之间更不会轻易鸣笛。便利店内门口附近就有两台ATM机,有一台还有银联标识,看来这下取钱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了。店内不大,里面主要是日常吃喝用品,酒水在单独的一个区域出售。选了巧克力和薯片出来,直奔对面的 pizza 店。
Pizza 店的金发美女店员很热情,我告诉她我想要一份 pizza,她看我的长相,直接用手机将俄语翻译成了韩语给我看,可惜我看不懂。大概可能是问我要什么口味的,因为我也不知道选择什么。于是手机英译俄,告诉她我就要最畅销的 pizza,最后问我要喝什么,当她说到 cappuccino 时我听懂了,那就 cappuccino,反正我对咖啡没有什么讲究和研究。因为要现做,所以我就在路边等着,期间有十几辆汽车路过订餐。车跟车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一辆订完开走,另一辆才上来。中间没有任何人按喇叭,也没有因为在路边而发生堵车现象。我好是羡慕这样的秩序。
晚上没什么事情,除了享受一下国际互联网外,又记录了当天的消费情况,怕的是花太多超支后又不能及时取钱就不好玩了。反复的在 Yandex 和 Google 上查找,准备第二天的出行计划。
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强烈的困意,那就好好地休息一下吧。
三
踏踏实实的休息一晚后,睁眼一看已经是八点多。透过窗户看去,昨日密布的乌云已消失不见,晴空万里,眼前一片通透,让人心旷神怡。抓紧收拾整理完毕即出门开始了真正的旅行。按照地图上查询的结果,目的地距离我的住处3公里左右,如此好天气正适合徒步旅行。可是在对道路环境并不熟悉的情况下步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刚离开住处几百米碰到的第一座过街天桥就把我弄迷惑了,上天桥后结合手机地图仔细对比片刻,发现越来越偏离预先给出的路线,在桥上四周张望仔细看看,发现右侧还有一座长长的天桥横跨多条马路。原路返回至天桥起点才发现,往前不远的地方就是那座桥的台阶。而这次再对照地图给出的路线,两者是完全一致的。
不知俄罗斯其他城市的天桥怎样。就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这两座步行桥还有住处外下坡的户外楼梯看,可谓是饱经风雨沧桑,台阶不少地方的水泥已经磨尽,漏出了钢筋骨架。但即便如此,我也丝毫没有感觉到这种破旧不堪产生的不安全感。反之,钢铁打造的扶手和护栏,虽然某些地方已经略有锈迹,但外表的黑色不难让你联想到具有同样色调的另一类人类发明 — 枪炮。也就是这种色调,让人有了一种稳定、坚实的感觉。
从地图上看不出地势的差别和变化,下桥后就是一路的爬坡路段,走起来基本就像在爬一座不太陡的小山。
路过公交车站时,附近的一家小快餐店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其店外装饰同网上有人分享的照片完全相同,但不知那位朋友的照片里是不是就是这家店,但总之肯定是一个牌子的,至少也是连锁店吧。菜单很简单直观,直接印在小店的外墙和窗户上,路人一目了然。对洋快餐情有独钟,且有没吃早餐的我,哪能经得住诱惑。挑了一个比较便宜的单层汉堡(小店没有收据小票提供,所以忘记了具体价格,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160卢布或者更少),面包拿出后先加热,然后夹上肉饼、蔬菜、干酪,还有我不认识的各种酱料。拿在手中足有我的一个手大,沉甸甸的,分量十足。国内的 McDonald, Burger King 等的味道没法跟它比,体积也没法跟它比,能比的大概就只有价格了吧。
沿着公路旁的人行道继续前进,在地图路线的指引下来到深秋下仍显出绿色的山坡上嵌着的一条石砌台阶前,踏着石阶继续向上来到了顶端。一座二人共扛十字架的雕像矗立在地面巨大的十字架上。下方的文字写道(从照片上一个一个用键盘敲到 Google 翻译上,确认了半天):
“Св. Кирилл (827-869) И Св. Мефодий (815-885)
равноапостольные братья,
славянские просветители,
создатели славянской азбуки,
проповедники христианства”
误打误撞的我居然来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心地标,也是景点之一的鹰巢山。这里是市中心的最高点,根据相机 EXIF 信息中的 GPS 数据看,海拔是 122.5 米。而那座雕像则是为了纪念格拉哥里字母(已知最早的斯拉夫字母)的创造人西里尔和美多德兄弟(Cyril 和 Methodius)所建。 为了了解这些信息,又花了些时间阅读了一下西里尔字母的历史。简单说来,两兄弟是拜占庭时代的基督教神学研究者和传教士,公元九世纪时,为了能够将圣经礼拜仪式的相关书籍译成西斯拉夫大众通俗易懂的老斯拉夫语而专门创造了格拉哥里字母,原因是用希腊字母或拉丁字母很难拼写老斯拉夫语。后来两兄弟的追随者们又在安塞尔体的希腊字母和格拉哥里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字母,为了纪念两位兄弟,因此这种新的字母叫做西里尔字母(Cyrillic)。而上面的文字大意也就是这个意思。西里尔字母目前广泛使用于东欧,俄罗斯,中亚还有蒙古。
从护栏方向眺望,市中心美景一览无余,眺望台上下有不多几位游客正在拍照留念,从口音听,大概其中半数都是韩国人。期间有一位当地人主动上来示意把手机给他帮我拍照,打量他的穿着(我倒不是以貌取人)还有表情后,也许是他太过热情主动的缘故,我想起了之前 Катя 给我的忠告,然后跟他说我已经拍过了,随即离开到了下面的眺望台。又停留一阵后,继续前行。目的地距离这里很近,不到1公里。可根据地图上的路线以及自行尝试,我始终没有找到通往下面的路,来来回回兜了很大的一个圈子也没有成功。最终无奈乘坐出租车前往。
下车后四周看了半天没有发现我在照片里看到的博物馆建筑。后经仔细确认,原来我把目的地搞错了,怪不了别的,只能怪我自己不懂俄语,而转写成拉丁字母拼写的俄语看着都记不住,所以出错也再所难免吧。不过这倒又是一次误打误撞的参观。眼前近百米长的潜艇,地上的长明火,大炮,纪念墙上的文字足以说明一切,对,这是为纪念二战而设的。潜艇就是二战期间有名的 S-56(俄语写作 С-56)。该潜艇是苏联时期制造的S级潜艇,1936年11月24日于列宁格勒造船厂下水,之后分开由火车运至符拉迪沃斯托克进行组装,1939年12月正式开始服役。二战期间击沉纳粹德国各种船舰共四艘,总吨位达7191。1955年3月退役,1975年经改造成为现在的 S-56 潜艇博物馆。博物馆门票记得是100卢布,不贵,但很有参观价值。此前也没有参观轮船舰艇的经历,因此内部陈列品显得别具吸引力。从各种机械仪表,到舱内四处分布的各种阀门,再到船员服装,武器,床铺等无不驻足仔细观看。
进入潜艇内舱的圆形入口非常的小,直径估计在70-80cm左右,人只能坐到上面慢慢转身进去。内部空间也不大,如果个子太高的人就要低头或弯腰了。很难想象长期在潜艇中工作是什么感觉,不过肯定不舒服。
说点参观过程的花絮。刚进舱内时听到有位女士用熟练的日语在介绍潜艇,原来是一位日本游客请的当地导游姑娘,乍一听还真以为是日本人。在出口处出售纪念品的小店,几名中国人拿起东西问多少钱一个,小伙子说200,那位中国人又拿起一个,说“两个,200”,俄罗斯小伙很认真的说:“两个,400”。忘记是何缘故,大概是因为我用英语问他价格吧,在我挑选钥匙链的时候,小伙问我:”Are you Korean”, 我说:“No”,又问:“Japanese?”,”No”,跟前讲价的那两位中国人这时也好奇的看着我,小伙停顿了一下,犹豫的问:“Chinese?”,我笑着说:“Yes“。旁边两位中国人惊讶的说道:”中国人?“。难道他们也把我当作韩国人了吗?小伙的中文水平还不错,跟他聊了几句,他在博物馆出口这里卖纪念品都10年了,因为有游客的原因,除了会英语外,还慢慢的学会了中文。我好是羡慕会说多种语言的人。
在那里看到万年历的钥匙链挺不错,圆的金属盘上有个转盘,根据说明转到对应位置就可以显示某个月的日历。问他是不是Made in Russia,他拿起来看了看诚恳的说,还真不知道,应该是俄罗斯产的吧。他的这种诚恳,跟刚才回答那位中国人讲价时一样,是没有任何修饰的来自内心的直白。我喜欢这样的店主。虽然不知道产地,想想看,能买到一个能有实用功能的钥匙链,合人民币20多块,也还是很值得的,即使是中国制造也无所谓了吧。后来在其它纪念品商店里再没有看到这种万年历钥匙链,早知道该再买几个。
出了潜艇继续向北就是圣安德鲁教堂还有 Tsesarevich Nicholas 凯旋门(尼古拉二世凯旋门)。它们都坐落在市区的街心公园 Адмиральский сквер 中。最初的凯旋门是为纪念尼古拉在即位前以太子身份访问符拉迪沃斯托克而修建的,始建于1890年,在苏联时期被彻底毁坏。现在的凯旋门是2003年重新修建的。虽说是重建,但建筑的细部工艺非常细腻讲究,当时我根本就没有想到是21世纪的重建物。拱门四周及拱门下都是拍照的游客,也说明了大家对其重建水平的认可吧。当然我也不会错过给自己来一张自拍。
拱门右侧是有处不太显眼的建筑,不过置于门口两侧的铸铁大炮,还是吸引力十足。这里是阿尔谢尼耶夫国家博物馆的分馆—城市博物馆,怪不得我在地图上查到博物馆在这里,原来是地图上都写了 Arsenyeva 几个字母。
参观博物馆前在街心公园中漫步随意的浏览了一番,在十月末午间温和的阳光下感受了下这个远东城市的秋意。在头戴三叉戟的雕像前坐下,心想居然没有游客同这位神合影?趁着没人,自己还是赶紧跟他合影留念吧。刚举起手机,旁边走来一位黄皮肤小姑娘,看手中物品跟我没差多少,一部相机一部 iPhone。小妹妹微笑的跟我讲韩语(这句不在我能听懂的几句韩语之内),她见我有些脸上略带茫然,马上切换成英语:Need help? 这句当然懂,在她的帮助下我跟波塞冬有了三张效果不错的合影,其实我照相多数都是抿着嘴的呆板形象,最后一张她叫我说 cheese,才有了一张难得露牙微笑的照片。换我接过她的手机帮她拍照时,发现小姑娘肩挎的居然是尼康 FM2,我说:“Film?”,姑娘稍作思考,也许是在适应我的英语口音,然后说 Yes。小姑娘拍照姿势足够丰富,根本无需我提醒她说 cheese。确认照片合适后,互相道别后各自又踏上自己的旅程。这里我不善于表达的性格缺陷再次显现,碰到跟自己一样独自旅行的摄影爱好者,多聊几句该有多好,聊聊冲洗胶卷或者了解一些关于独自旅行的想法等等,说不定一路还可以互相帮忙拍照。可惜机会错过了,还是自己参观博物馆吧。
博物馆门票200卢布,馆内工作人员示意我不能刷卡,只可现金支付,同时还提醒我拿一份小册子供参考,小册子有中日韩英可选。博物馆虽然不大,但展品大大小小琳琅满目,都是关于航海和海战的。也许是参观时间的原因(星期三中午12点50左右),在我参观期间整个博物馆内只有我一位参观者,对我来说,这种博物馆体验可真是绝无仅有。入口处展厅海蓝色墙上挂着不少历史人物的相框,每个相框正上方都有不同长度、刻度的“标尺”,但标尺的作用我到现在还是没弄明白。继续前进到下一处展厅,这一展厅内主要展示的是海上日常生活。虽然不懂俄语,但根据展品外观大概都可猜到其用途,当然详细的故事就无从知晓了。其中有一台天线伸出,还在播放冰球比赛的黑白电视机,转过去看后背,居然是沈阳百花电器集团生产的,看来 Made In China 历史悠久啊。展厅中间挂着五六个早些年代的耳罩式耳机,里面分别传出音乐、人声等不同声音。好奇的我居然把耳机逐个戴上听了一遍,放下耳机不久立即想到这已经违反了参观规范。要知道,多数博物馆的展品可是禁止触摸的。当时光顾着戴着耳机自拍,却忘了拍下这些老式耳机的样子,现在写游记时无从参考,略感可惜,不过有一点记不错:耳机都是国际杰出品牌。
后面展厅主要是以战争为主题。结合小册子中的中文介绍,通过展品大概了解了一下日俄战争。在此之前,对日俄战争的了解也只停留在中学课文中鲁迅提及他留学日本时观看的纪录片而已。而展台上竖立的几个高达80cm,口径约70mm的炮弹壳和生了铜锈、被炸的变了形的炮弹碎片,似乎在提醒着参观者:Make Love Not War。
此外,展品中的78转黑胶唱片,还有一架钢琴足以说明喜欢音乐的俄罗斯人即使是在海上航行也不会忘记将音乐带在身边。
在静谧的展厅中,依着悠闲的节奏参观完毕。为了能够让下午剩下的行程中不必因找不到洗手间而搞得匆匆忙忙狼狈不堪,我决定趁着在博物馆先去个洗手间再说。话说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后还没有使用过当地的公厕。可博物馆售票员告诉我洗手间没有,但是用手指给我,告诉我出了门对面的公园里就有。
按照她指的方向,我毫不费力的找到了公共洗手间。洗手间坐落在一座平房内,每个洗手间彼此互相独立,每一间都有一扇比国内大一号的结实的铁门将其与外界分隔。我找了一间没有锁门的进去,出乎我的意料,本以为会像国内一样摆几个便池,再配个洗手池就完了。没想到一进门只看到了干净的洗手池,洗手液,水龙头还可以出热水。再开一扇门进入,才是小便池。地上没有烟头,没有泥鞋印,没有任何异味,便池里也没有怕烟头堵塞管道的隔离网。最吸引我注意力的还是坐便器门上A4纸打印出的大大的汉字:“请注意清理干净”。看来我国那部分习惯不卫生的使用公共洗手间的公民曾经到此一游过,不然俄罗斯人民哪会在门上贴上这么一张纸写上汉字来告诉远道而来的邻国朋友呢?(苦笑吧。)
出了公园回到S-56潜艇所在的 Korabelnaya Naberezhnaya 大街上,Golden Horn Bay(金角湾)的海边就在马路对面。Korabelnaya Naberezhnaya 大街中间有条铁路,不确定是做什么用的,穿过一半马路在中间停留了片刻正在思考中国和俄罗斯的轨距谁宽时,听到了旁边有人在喊。原来开着擎天柱大小卡车的司机早已把车静静地听到人行道外,估计看我没什么动静,所以把头伸出驾驶舱外跟我说话。俄语,但意思肯定是快过吧!
海边码头没有栏杆,没有任何遮挡物,所以可径直走到岸边往下看看海水。中午的阳光照射在水面上,加上海水本身温和的运动,波光粼粼的水面就这样产生了。不会游泳的我稍弯腰探头看了看,马上退了回来,生怕不小心摔进去。顺着岸边码头漫无目的的走走停停看看,矮矮的小铁门旁挂着的白色告示牌底部几行英语让我驻足观瞧:“Entrance tickets(visit only the upper deck of the ship)For all guests 50р”。
四
这是红旗号巡逻艇参观入口。50卢布可参观甲板以上部分。直到不久后有两位中国人和当地母子二人上船参观前,船上只有我一个参观者,拍照时根本不用担心攒动的人头进入取景器。船看上去保养的很不错,大概是定时上漆维护,同时游客比较文明的原因吧。甲板纯木制,安装着各种各样的设施,蒸汽烟囱位于两个桅杆之间,船头桅杆左右各安装有一枚75mm舰炮。加上船头的两枚,共4枚,甲板上的铁链有我胳膊粗细。不懂轮船战舰等相关知识,因此为了把这段写完,又花了些时间对战舰分类和红旗号本身的历史做了一个了解。参观时我根本就不知道红旗号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红旗号是圣彼得堡造船根据当时堪察加边疆区总督的要求为行政需要而制造的双桅杆蒸汽快艇,1910年下水,为纪念 1854 年在堪察加彼得巴夫洛夫斯克防御战中英勇指挥作战的海军元帅 Vasily Zavoyko 而将其命名为 Admiral Zavoyko(Zavoyko 元帅号?),1911年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后作为客船使用。十月革命爆发后该船易帜加入到革命行列,为了躲避白军破坏该船甚至还在上海躲了几年,1922年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随后改制为巡逻艇并成为苏联远东海军的一部分,并更名为红旗号。1958年为纪念苏联太平洋舰队的英勇表现,红旗号停入金角湾成为博物馆。
之前曾在网上看到过有关 TOKAREVSKY 灯塔的介绍,灯塔位于近 800 米长的 Tokarevsky 长岛最南端,于 1876 年修建,同时还有一条窄窄的石子路连接着灯塔和长岛。灯塔还是俄罗斯远东地区运作灯塔中最古老的一个。如画的风景,如果不身临其境,岂不是白来了。当然若是要用相机记录的话,当然还要考虑光线问题。中午强烈的日光会导致极强的明暗反差,感光宽容度远不如人眼的相机要么会把蓝天变成“白天”,要么把影子变成漆黑一团。所以晴天拍风景照的最佳时间,还是早晨和傍晚。
从红旗号出来距离日落还有两个多小时,此间没什么其它计划。索性沿着 Korabelnaya Naberezhnaya 溜街,在中央广场附近还看到一家纪念品商店。店外墙上用中、日、韩还有英语写着“俄罗斯纪念品”。同时还通过喇叭(我记得也有用汉语)宣传,吸引顾客的光临。里面三层,一层是一间便利超市,二、三层是该纪念品商店,从钥匙链到民族服装再到绘画、手工艺品应有尽有。当然还有我心仪已久的套娃。根据此前在网上的介绍,有不少中国生产的套娃,工艺很差也流入到俄罗斯,况且符拉迪沃斯托克并不是俄罗斯套娃的正宗产地,因此我也只好看看作罢。至于钥匙链、冰箱贴等等大概多是中国生产,也不便宜,还是看看就好了。为了后半程不至于口干舌燥影响旅行体验,到一楼便利店买瓶水喝吧。纯净水的价格果然不便宜,基本是40卢布左右。挑了一瓶绿色标签的牌子是 slavda 的纯净水,37卢布。我表示我保留物品包装的习惯已经到了自己都快无法忍受的地步。我把水瓶上的塑料标签取下来夹在我的本子里一起带回了国。当然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看看包装上都写的是什么,还有欣赏下异域产品的包装设计。
出了纪念品店转弯上台阶就是中央广场,看看远处在广场纪念碑前拍照的人比较多,也就没有上前凑热闹。离纪念碑远远的给自己拍了张自拍。继续向前,上天桥向南继续前行来到了 Korabelnaya Naberezhnaya 大街的尽头。回首望去红旗号已被巨大的太平洋舰队现代军舰挡住了身影。再往前是码头货物物流集散地,不太繁忙的起重机正在不紧不慢的装卸货物。正对的建筑,正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上客运站 Morskoy Vokzal。如我之前所述,不开门的习惯,让我又以为里面没有人呢。客运站正面洁净的玻璃窗阵列正好映出它北面的火车站,我又来到了昨天到达的地方。
看时间也不早了,试试用 Yandex.Taxi 叫个出租车前往灯塔。其实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区并不是特别大,公交线路覆盖也不错。只是我当天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所以一心只想着坐出租。谁知道我忘记给应用授权使用定位,结果约好的出租车根本不在火车站附近,等了好几分钟后发现不对劲,又发消息给司机才发现问题所在,只好取消掉。向火车站附近停着的出租车走去,用手机翻译问一位出租车司机去灯塔多少钱,司机看着足有60多岁,告诉我那很远,要800,我说太贵,后来说那也得500,比我预想的贵太多。结果这时候凑过来另一位出租车司机,年龄大概也有60多岁,向之前那位司机问清情况后,告诉我500。我说来回500,他说可以。怕他的车是黑车,还问他怎么没有出租的logo在车上,大爷用手一指车正面,我这才放心。也怪他的车太大了(一辆7座Mini Van),车顶上的出租车灯我都没看到。
开车时间不太长,大概15到20分钟。到达以后他马上掉头准备返回,我意识到之前沟通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急忙告诉大爷需要停车。我说要待一到两个小时左右才返回,然后先付了250给他。我怕他没有听明白,毕竟大爷只会几句简单的英语,又在纸上写 1-2hr 给他看,看他确认没问题,道别后我大步流星朝着灯塔方向去了。其实不出我所料,大爷确实理解错了,不过这当然也跟我没仔细跟他说明白有直接关系。
停车的地方已经在长岛的起点,所以离灯塔很近。相信所有人到了这里都会忘掉眼前一切烦恼和不快,实在太美,进入眼帘的美景让你不会有二心思考其它。通往灯塔的路被海三面环抱。向左望去,远处的俄罗斯大桥一览无遗,南部则是在夕阳映衬下略显发红的俄罗斯岛,向右望去则是 Amur 湾西岸的山群。虽然不是周末,但仍有不少当地人前来游玩。有带给孩子欣赏美景的父母,有在岸边探索潜水的年轻人,还有结伴而行互相拍照留念的好友,当然也有像我一样感受自然的独行者。也许是因为游人较多的缘故,通往灯塔的路上的石头间可零星见到丢弃的垃圾,而在离电塔不远的地方立着的标语牌提醒着人们注意保护环境。目测看,从电塔向南前往灯塔的石子路最多只能允许4个成年人并排行走,路两边尽是被海浪冲上来的不同绿色的海草、海带。偶尔还可看见落下歇脚的黑鸟。
天色渐晚,前来的游人一时之间变少了很多,我开始担心海水会在潮汐力的作用下没过这条窄小的石子路,这样的话淌在水里往回赶路肯定是不行的。正在徘徊的时候有两位韩国大哥走来跟我打招呼,跟中午碰到的小姑娘一样,大概意思还是问是不是韩国人。我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其中一位大哥主动跟我用中文问候,并说中文太难学了,我只好鼓励他说要多练习。可以理解,对于多数母语是拼音式语言的人来说,学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汉语可能确实有难度。帮这两位大哥拍合影时发现他们的自拍设备太高级了,在我看来已经高级到胜过一般手机本身,自拍设备本身有设定屏幕,一位大哥一阵设置后,无论怎样移动把手,架在上方的手机却可保持位置一动不动,算是开眼见识了一回,可惜忘记看自拍设备的牌子了。
再看看周围,游人又变多了起来,我也打消了提前返回的念头,在愈加强烈的海风中开始拍摄日落印象,其中一张便是二位韩国大哥观看日落的剪影照。音乐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播放合适的音乐,对听者情感的影响不亚于一位口才出众的演说者。返回路上碰到一位姑娘站在车前欣赏着美景,车内播放的一首歌与此时此景格外协调。我指着她车上的音箱微笑的告诉她: “I love this, the music”,她也笑笑,希望她能明白吧。
再次经过电塔附近时,偶然的一次回头在路边的岩石上发现了一位没有留名的“艺术家”留下的作品 — 蓝天、白云、翱翔的海鸟还有下方的灯塔,在下方用蓝白相间的字写着:“Vladivostok 23.09.2018”,正好相隔一个月。拿出手机让自己和“两个”灯塔一起合个影,此时灯塔顶上已经亮起了红光,指引着往来的船只。扭头转身正要继续前行的时候,视野中闪过一个橙红色的圆形物体。定睛观看,正是刚刚从远处高地露出的圆月。旅行期间忘了看阴历,计算下应该是九月十五或十六才对,海上升明月原来是这个样子的。海风已经猛烈到让我无法拿稳相机保持一秒钟,加上快门慢的缘故,拍了几张多少都有些虚(这是回国后检查照片时才发现的)。脑海里浮现着灯塔和满月的合影,不过还是先返回跟 Yuri (大爷名字是后来返回途中我问到的,具体不知道怎么拼写,听发音大概是 Yuri 或者类似的拼法吧)大爷打个招呼比较好,说不准等时间太久已经走了……
没等我先开口,大爷不满的脸瞪着我问道,“你去哪里了,我以为是20分钟呢,……居然让我在这里等了这么长时间“。我明白他真的是理解错了,只好跟他再解释道我开始跟他说的。争论半天也没用,我乖乖上车。大爷坚持要我再加600,因为我耽误了他太多时间,这倒是真的。我跟他解释说我们说好我要待约2个小时的,他当然有他的道理。这当然也怪我开始没有讲清楚,其实我是怕太晚坐不到车才要求往返的,如果我一开始说明白让他等我期间先去忙别的就好了。到半途中大爷很不高兴直接停车,非要让我加钱,并用零散的英语告诉我“One hundred, small money here”。我非常理解他也很感谢他没把我丢下不管,但也很担心我身上的现金储备(还要保证有一顿晚饭,或者有突发情况),所以最后跟他说只能再加400,并送到住处,因为没那么多钱了。夜间正直晚高峰,路途略有些堵车,期间他不断的用俄语大声说着什么。如果我没猜错,多半是抱怨他怎么拉到这么一位乘客,这么倒霉的交通等等吧。我用 Google Translate 写好 “ Don’t be angry. We misunderstood each other” 然后译成俄语,因为大爷眼睛已经严重老花,之前每看一次都要戴老花镜,所以这次我直接横屏全屏幕给他看。看了之后他苦笑一声,叹口气不知说了什么。准备下车时,我看也没什么担忧了,就跟他说稍等我再上楼取200给他,他摆摆手说不用了。希望他能原谅我,而我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在沟通上更完善一些。
天色已全黑下来,决定就近在昨天卖 pizza 的店背后的 Central Cafe 吃一顿。一进店门女服务员有些显得惊讶,欢迎我后马上回头去找同事。原来是看到我一个外国人,她也不会讲英语,因此去找人帮忙去了。过来的小伙深色头发,长相像中亚人,身高大概在185左右或以上,能简单讲英语。带我到座位坐下并拿给我菜单。翻开一看,价格可不便宜,都要好几百卢布,折成人民币都是几十块钱,比在国内一般饭馆是贵不少。看的我都有些不舍得点菜了。不过既然是旅行体验,那还是接受吧。毕竟能再次吃到这些食物的机会非常有限。我选了一个看着不错的海鲜汤(490卢布),又问他传统的俄罗斯菜有什么,因为是意大利风味的餐厅,俄罗斯传统食物不多,因此他告诉我有炸土豆块,看图片还不错,而我看别的也弄不清是什么,还得问半天,想想就点了份炸土豆(340)。点菜结束后我拿出手机数据线问他有没有电源,小伙示意我稍等,随后拿来了一个充电宝给我用。这下放心了,电力够用,即使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给房东打个电话什么的,同时也可以上个网打发一下时间。
这是到俄罗斯后第一次在当地餐馆就餐。餐厅内就餐的人还不少,整体装修风格也很精致。低光度照明,看周围略显的昏暗,但自己桌上的照明还是不错的。等待期间碰到两件对我来说很稀罕的事情。服务员给旁边桌上的顾客拿来了一个瘦高型的罐子,还有一根长长的管子。对着管子呼噜呼噜不知是吸还是吹半天,调试好了交给顾客。顾客也在那别有乐趣的呼噜呼噜着。虽是第一次见,但根据它的外形还有自己的直觉就确定那就是阿拉伯水烟。满屋里只有我一个外国人,没好意思多盯着看隔壁的这三位年轻人(两个壮小伙,一个姑娘)。毕竟盯着看也不礼貌,搞不好被对方借着酒劲上来扁一顿就不好了。
这时在远处靠窗户的餐桌附近突然唱起了俄语版的 Happy Birthday,原来是服务员推着点着蜡烛的蛋糕小车为他们的顾客庆祝生日。第一次听到俄语版的生日快乐歌,有种难以言表的奇妙感觉。通俗点儿说也许就是新鲜感吧。
番茄海鲜汤上来了,量不多,大概就是国内饭馆普通米饭碗大小的一碗。盛具很漂亮,中间是碗的造型但周围却是盘子边一样的宽大,这样的好处大概就是喝汤时不容易洒到外面吧。不知本国人怎么评价,对我这外国人来说,汤的味道喝起来还是挺不错,这里就不形容了(不是怕你流口水,是因为我实在不太会形容)。喝完汤后上来的土豆量也不多,具体的味道实在是想不起来了,总之是跟国内不同。一份汤一份炸土豆,虽说量都不大,可很有饱腹感。
结账时我对当地风俗的不解让我显得多少有些尴尬可笑。在我跟小伙说完check后,他就拿来一个放了餐厅名片的玻璃杯放到我面前。我坐了良久也没明白是什么意思。看玻璃杯也还挺好看,虽然有些旧。难道是送给我的礼物吗?但也没有送个玻璃杯的呀,也许是因为俄罗斯人喜欢喝酒的原因吧?看服务员也没有再来,无奈之下我只好自己走到服务台满脸疑惑的问酒杯是不是送我的?小伙说不是,具体忘了他怎么说的,最后我明白了,应该是结账时用来放钱的。其实这种习俗我在机场就见到了,商店里都会有一个放钱的盘子,供付款和找钱时使用。只是没想到这家餐厅居然是一个酒杯……
消费830,我付了1000,找回150,有点儿没明白为什么少了20,是小费吗还是找错了?20倒也不多,算了吧,要不然还要沟通半天。住处离餐厅虽只有100米左右的距离,可天黑走在小道上仍有些担心,还是选择箭步疾行为好。收拾整理记录查阅一番,睡觉时已经是25日了。
五
还是习惯北京时间的我起床时已是早上十点多。根据之前在国内时查过的天气预报,这几天会有不少阴雨天。因此碰到这样的晴天自然还是选择去比较远的户外场所合适。按照昨晚的第一计划(晴天计划),乘坐公交车参观远东联邦大学。住地距离公交车站很近,步行不到500米,而且路线其实跟昨天步行出发的路线一样。所以走起来轻车熟路,顺便还到附近的小市场买了几个橘子,小蛋糕和火腿。店老板手指着冷柜里摆着的火腿要我确认,我也尝试讲了一句除”до свидания“之外最简单的俄语:“да“。
当地的公交车看上去虽然破旧,而且还在使用现金支付。下车只要把钱放到驾驶员旁的小桌上即可,驾驶员也可以帮忙找零。但公交车行车、乘车习惯却值得某国的公交系统和公民学学。像地铁、轻轨等一样,公交车到站后并不急着开车,根据我的乘坐经历看,基本要在乘客全部上车后再等几秒钟才关门继续行驶。驾驶员在车上很安静,也不使用车载音响大声听广播,也没有上车请往后走等等宣传广播。到站停车时刹车踩的也很平缓,乘客下车不用太着急,没有人会催促。在车上的乘客不大声喧哗,也听不到手机响声,如果碰到二人座位,会主动先坐到靠窗的内侧座位上。
远东联邦大学的前身东方学院(Oriental Institute/Восточный институт)创建于1899年,经历多次更名和合并后,全新的远东联邦大学校址建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俄罗斯岛上,新校址于 2012 年举办 APEC 峰会后于 2013 年开放并使用。校园地处俄罗斯岛东北部,沿海而建,校园俯瞰成半圆形,与俄罗斯岛浑然融为一体。校园中现代的建筑并不乏艺术气息,到处彰显着青春活力。教学楼、公寓、宾馆等均依校外的公路走向修建,穿过建筑群后,位于低处的树林,活动场馆在绿地中豁然出现,远处望去是对岸的 Muravyov-Amursky 半岛,还有连接半岛与俄罗斯岛的俄罗斯岛大桥(русский мост/Russkiy Bridge),以及航行在大海上的各种船只。
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而斑斓的色彩最好的展示莫过于来自植物。校园东侧宿舍区外的山坡上仍被绿色的草地覆盖,树木脚下多年的树叶层层堆叠,踩上去发出独特而不陌生的声音。视野内的几颗树上树叶交错的显出从绿到黄再到红的秋季色调。而这,也只是整个校园内秋季景色的一角。
处于校园最北侧的海滩大概是学校最美的地方了。海滩位于校内北侧道路下方,没有围栏,与海洋零距离接触。清澈见底的海水不停的拍打着海滩,也许是季节或天气的缘故,海滩前感受不到昨天在灯塔附近强劲的海风,下午最高温度在15摄氏度左右,穿着风衣还稍感觉有点儿热,因此见到一位女士甚至赤脚信步于海滩的沙石间也不不足为奇了。不巧的是新鲜的海水并没有将新鲜的贝壳带到岸边,倒是发现一颗棱角被磨光,在中午阳光的照射下透出宝石般光泽的绿玻璃,不远处还有只不到半个手掌大却已失去生命的小螃蟹。
在校园中心的树林漫步,吸引我的不只是多彩的秋色和未曾见过的植物,还有树上挂着的鸟屋,无论大小、样式颜色都各不相同。其中一个虽说颜料已经暗淡无光,但细看便发现上面的木版画还栩栩如生。
这里我想再叙述一下我的洗手间经历。按照校园地图的标注,其中一间在离我不远的田径场。门被锁了,有位穿工作服的大叔问我是不是找“Toilet”,我说是的,他用俄语加手势告诉我看台下方的办公区(也许还有更衣室)里有。按他的指引开门发现一位女工作人员正在使用洗脸池,我以为走到了女洗手间。没等我关门这位女士赶紧告诉我,可以、可以(说俄语,所以我根据肢体语言判断),示意我再进里面的屋子。这是我第二次使用公共洗手间,地点不同,所以也就可以推断,洗手间和厕所彼此分局两室并用门隔离是这里的标准。开门而入,明亮的灯光下白瓷砖装饰的房间更显的洁白无瑕,地板、便池无异味、无污渍,大概因为是田径场洗手间的缘故,角落还有个单人使用的浴室。毫不夸张的说,这里的洁净程度要好于国内不少餐厅(不是餐厅的厕所)。为了记录这次独特的体验,还特地在里面拍了几张照片。出门后左转顺便看看球场,场地内正在上体育课,跑道上有施工人员正在补刷跑道的隔离白线。之前的大叔见我挎着相机到进来,便用俄语说了几句,指了指我的相机,并用双臂交叉作出了不可以的动作。我一看马上明白,虽然并不打算拍照,但为了表明已领会,赶紧用镜头盖把镜头盖上。大叔点头表示满意。我猜测主要原因在于操场正在上课,所以未经明确授权的话是不可以拍照的。
兴致不减的我又沿着海滩上方的道路感受着充满活力的校园,远处传来了中文歌声,走近看原来是一位中国学生像是在准备入学考试,正在他母亲(或是老师)面前练习声乐。看来学校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就在不远的地方还有三、四个中国女学生在聊着什么。日光的色温已然开始变暖,万物的影子开始逐渐变长,突发了在学校过夜拍夜空的想法,可想法终究是想法,询问其中一个宾馆的大厅服务员的得知,房间都已订满。无奈只好坐公交返回。大概是赶上下班晚高峰,一直到下车时公交车内都是满满的。不得不称赞一下 Yandex 在俄罗斯的地图服务,选好的公交线路沿途站点都标在地图上,乘坐公交过程中定位一直非常准确,基本不用担心坐错车站。不知我的手机是不是进入俄罗斯后就默认使用了俄罗斯的 GLONASS 定位系统(手机本身是支持该系统的)?
下车后再次去市场水果店买了些苹果。当地的水果还是比较贵的,苹果 160卢布/千克,差不多10块一斤。背着双肩包走半天还真有些疲惫,快步回到住处放下东西又出门打算寻找在 TripAdvisor 上找到的餐馆:Skovoroda。出门走了不久夜幕彻底降临,周围的交通路线还没有完全熟悉,又不想回来再坐出租,所以只好放弃寻找。决定就在附近看到的 Grizzly Grill 就餐。餐厅坐落在路边,非常袖珍,面积大概不到15平方米。但内部物品十分完备,免洗洗手液、空调、全实木的桌凳,还有炭火烤炉。餐厅主要经营沙拉、牛排、香肠、汉堡和热狗等等。价格比昨天的 Central Cafe 低一些,我点了一个汉堡和鸡肉沙拉一共600。现烤出的肉饼和调制的沙拉,味道好极了。
天气预报显示明天会是阴雨天。阴雨天还是找个室内景点参观比较好,比如:阿尔谢尼耶夫国家博物馆。
26日的生物钟仍然是按照 UTC+8 运转的,出发时已经快10:30,乘坐公交过6站就能到 Semyonovskaya 广场,沿着 Aleutskaya 大街往南走200多米走到与 Svetlanskaya 大街的十字路口就到了阿尔谢尼耶夫国家博物馆。24日下午如果穿过中央广场到 Svetlanskaya 大街往西走的话,走200多米也能到博物馆。只可惜第二天对西里尔字母的敏感度没有写此游记时高,没有再仔细看看地图(盯着手机看用手机输入还是麻烦,如果有机会再出游,一定要带个实体键盘 :-))。博物馆的三层楼百年建筑就坐落于十字路口的一角,标志性建筑看一眼便可确认。出了国门不难发现建筑物原来可以是如此的色彩斑斓,每座建筑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经历,并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华丽且有内涵。不像国内的建筑物建拆不断、颜色呆滞,不少城市商业区步行街上恨不得都装扮成统一丑的颜色,没有丝毫美感可言。
因此,即使是博物馆也要展现出自己婀娜多姿的一面,第一层的淡棕色外墙多少显出了建筑本身的深沉和典雅,二三层粉里透红的外墙,再加上白色的窗户外框,在阳光下更显得雍容华贵。
博物馆有工作人员英语讲得不错,也很热情,沟通起来容易不少。票价400卢布,还可以刷银联卡。门票尺寸不大,去掉副联后比一半卡片大一圈。正面印着票面信息,购买时间,票价,博物馆地址、电话、网址等信息,背面是其中一件馆藏文物照片。看到我背着包,工作人员告诉我可去入口右侧的免费存包处存放。负责存包的大姐见我从包里取出了相机,在我向她确认可以拍照后,又告诉我楼上有地方不能拍摄,并用双臂作出昨天在学校见到的“不准”的手势,从她的俄语中我听出了 Кремля(克里姆林)这个词,我也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博物馆门口的海报已有介绍,9月至12月正在举办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品展。因此大姐的意思是提醒我其他部分展品可以拍,但克里姆林的巡回展展馆内不可以拍摄。不去莫斯科就能看到不少俄罗斯的珍品也实在是有幸。
展品按照时间顺序展出,一楼从远古石器时代展品开始,介绍了东北亚地区的考古发现。我们知道考古发掘的东西很多都有残缺,为了更好地展现用途,博物馆特意在展品旁用铅笔素描画的形式绘出了展品的作用,有些还直接将展品的片段与素描图放到一起,完好地示意出了物品的原貌。
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古代是渤海国、金、清的发源地。因此文化上与中国东北部有着很深的渊源。而博物馆的古代展品也是基于渤海国、金朝等国的考古发现。中间展厅中冷兵器展是最吸引我的展品之一。展厅展出了来自俄罗斯,欧洲国家,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国的大小冷兵器百余件。好多只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的刀剑(比如罗宾汉),如今摆在眼前。本以为文艺作品中的兵器都会设计的夸张一些,但看看实物,原来实物比影视作品中的更夸张。除短匕首外,战斗用刀剑都在一米长左右甚至更长,根据使用场合不同,形状有弯有直。而刀剑上精美绝伦的图案花纹还有艺术字更是冷兵器时代人类艺术成就的象征和结晶,也是兵器主人身份的象征。根据兵器尺寸,大概也可估计出它们的重量。那些刀柄很长,大概是要双手使用的战刀,没有一米八、九左右的身高,体重不在180斤估计是用不起来的。试想一下身披铠甲,头戴铁盔,手持长剑和盾牌的武士,重量加到一起大概要50斤不止。在写这些文字时翻翻参观时拍摄的照片,非常后悔没有多拍几张兵器的特写照片,不能再次回顾和仔细欣赏。
二楼展品从远东南部少数民族生活开始,到17-19世纪俄罗斯向远东地区的开拓、发展,以及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建城,最后以20世纪初战争带来的创伤结束。除了每个展厅的总体性介绍有英文和中文(博物馆提供了单独的小册子)参考外,展品介绍多是俄语写成的,对于以具体人物为主的展示区,只能根据物品和所在时期做初步,详细的背景或者故事就不得而知了。当然很多展品,不需任何说明也能明白,比如麻将、骰子,算盘,打字机、巨大的印章等等。
三楼的前四个展厅是为纪念 Vladimir Arseniev 诞辰145周年(2017年)而设立的。其中展出了 Arseniev 在远东期间的考察成果、出版著作等,当然也不缺少从照片、书信、个人物品等方面对其家庭生活进行的介绍,还是语言障碍问题,除了中文小册子上的简介,参观期间我无法从文字内容中了解更多关于 Arseniev 先生的生平事迹。好在伟大的 Wikipedia 上还有部分介绍,因此写到这里就把我了解的再简述一下。
Vladimir Arseniev 是一位在俄罗斯帝国至前苏联时期杰出的旅行家、探险家、科学家和作家。他于 1872 年出生于圣彼得堡,军校毕业后前往远东地区进行了多年的科考,并著有60余部著作,其中最有名的著作 《Dersu Uzala》讲述了其在北亚乌苏里江森林考察经过,而以此书为蓝本由黑泽明导演的同名电影获得了 1975 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Arseniev 于 1930 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去世,遗孀在大清洗中被控为地下间谍活动和破坏组织的成员,并于1938年8月21日10分钟的军事审判后被当即处死,其女儿被送进了古拉格(Gulag)。
另有一间展厅则通过在当地居住36年的 Eleonora Pray 夫人的书信和照片展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当时的社会生活。Eleonora 同丈夫与 1894 年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并在此生活了36年,期间经历了日俄战争,一战及十月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她的书信、照片成为了当时生活的重要史料。
最后来到的展厅就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收藏品展。展厅外以及小册子上都有明确的图标说明不可摄像、摄影、手机摄影和不可触碰。当然展品无法拍照,也是促使我写游记过程中反复阅读俄罗斯历史的一个原因。参展品都是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和藏品,时间上涵盖了莫斯科公国到俄罗斯帝国间约400年。参展品全部有英语介绍,所以参观起来要比在楼下容易得多,留下的印象也特别深,而这也才是参观博物馆的首要目的吧。
参观期间,正好碰到当地学校老师带领着小学生们参观,一群活泼好奇的孩子们围在其中一件展品 — 复活节彩蛋周围目不转睛的盯着里面的小火车,旁边的老师在认真的为他们讲解着。复活节彩蛋是为了纪念西伯利亚铁路建设的完成而制作的。由圣彼得堡著名首饰商用黄金和铂金打造,彩蛋内部装有一个黄金制作、非常逼真的火车模型。1900年复活节时沙皇尼古拉二世将其做礼物送给妻子。人群后的一个孩子回头,用那种天真无邪的眼光打量着我,好奇地问我是不是韩国人(虽然我当时不确定用俄语怎么说韩国人,但我听出了类似 Korea 的发音),我说:“No, Chinese”,他思索片刻,兴奋地说:“китай!”。我微笑着点点头回应。出乎意料的是他马上接着用中文跟我说:“你好”,话音未落周围四五个小孩儿也争先恐后的用汉语跟我说你好,真想不到他们是从哪里学会的。我当然也用“你好”回应了他们,能在异国他乡听到有异国人跟自己说母语,确实是一件愉快而温暖的事情。
根据拍摄的照片时间看,在博物馆参观了近3个小时,这算是我用时较长的一次博物馆参观经历了,考虑到展馆面积,这是最用心的一次,其中一个原因大概就是人少的缘故。我还是再讲讲去洗手间的经历吧,洗手间还是如前所述的干净。独具特色的是它的外墙,巨大的实木书架依墙而立,在其不规则的隔板上存放着各种旧书和杂志。若是不看门上的男女标记的话,绝不会想到它后面会是洗手间。
博物馆门口的留言薄上写满了来自各地游客的感言。我也凑了个热闹,第一时间写下了参观后的感想:”地球只有一个,文化却有多个;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地球会更好!“。可惜我又把字写丑了,对我来说换个粗笔尖的笔可能会稍好一些。
走出门外,阴天里行走偶尔会感到几滴落下的雨水。在 Svetlanskaya 大街周围漫无目的的走走看看,最后返回到 Semyonovskaya 广场。看网上不少人都喜欢到位于广场的 Clover House 购物,我也满足下好奇心,决定进去看看。楼上卖衣服、化妆品等等我也没什么兴趣。后来所幸就到地下一层的超市看了看,这一天没有购物计划,所以主要是看看商品价格了解下行情而已。不过看到有本儿童纸板书不错,又买了两包 Апёнка 奶油饼干一起到结账台。超市结账系统支持不少机构,看到有 Apple Pay 的标记,就拿绑定的农行银联卡试了试,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成功(出发前去农行询问银联卡国外取现的问题时,工作人员也很实在,告诉我他们也不知道,不过应该可以通过网银里的线上外汇交易先买好,然后在当地取。幸亏没听他们的建议,并且随后在银联的网站上查到了银联卡境外使用的信息,否则就开通了借记卡的外汇交易服务。),只好改用中行的银联卡。
按照昨天夜里查好的地址,步行到达套娃商店并不远,开着手机导航跟着走,一路爬坡,到最后越走发现路线越熟悉,原来又走到了第二天来过的市区最高点,鹰巢山。而那商店的地址其实就在山顶上雕像后的建筑里。楼内看不到任何人进出,实在是看不出营业的迹象,最后只好作罢。阴天山顶的风不小,远处海上的乌云瞬息万变的翻滚着。拿起相机拍下几张阴云下的金角湾,与前几天晴空万里的景色可作个对比。时候不早,饿意难耐,又在那家街边小店买了热狗,坐在路边的长椅上慢慢享用。无聊的灰色天空实在耐不住寂寞,最终还是放出了秋雨。按照地图的标记,Skovoroda 就在这几天几乎每天经过的大型儿童用品超市附近,可我冒着雨在周围50米内硬是找了近半个小时。其实它就坐落在玩具商店对面左侧的建筑内,只是它本不太显眼的招牌又被东西挡住,店面又处在地下,以至于我开始在它旁边5米不到的位置避雨时都没发现。
餐厅不大,点餐在服务台进行。店员先是给了我俄语菜单,发现我又在找什么东西随即又指给我旁边的中文菜单。在我熟悉菜单的过程中,店员正在接待下一位顾客。其实我知道服务理念,讲究一对一不被打扰。但还是没忍住插了一句话想问问 TripAdvisor 内照片中是什么菜。当然也不出我所料,服务员举起一手指示意先等他接待完那位顾客再说。
刚才的热狗还没有消化完毕,所以即使这里的价格比较实惠,也没敢点太多。只点了一份带馅的薄煎饼,一碗蔬菜海鲜汤,一杯茶。因为没有给小票,所以忘记了具体的菜名。对我来讲,味道都很不错,我很喜欢。
饱腹出门,外面的雨还在嘀嘀嗒嗒的下着,而且还有变大的趋势。不如到跟前的儿童用品店逛逛,顺便避避雨。商店名叫做 бубль гум (译成中文就是泡泡糖),里面非常大,右侧是婴幼儿服装用品,左侧是玩具。看到整货架的乐高、费雪、芭比娃娃、孩之宝摆在那里,好不羡慕。当然也有俄罗斯本土品牌还有不少中国品牌的玩具在里面。商店里逛了好一阵子,最后询问一名服务员怎样才能找到俄罗斯产的玩具时,她告诉我都可以在价格标签上看到,并找了两个商品标签给我看,告诉我俄罗斯和中国是怎么拼写的。在她的帮助下我很快找到了几个方便携带的俄罗斯产玩具,当然少不了一本俄语儿童绘本(不为学俄语,纯做纪念品)。
夜晚踏着雨水在不是非常熟悉的街道上步行寻找返回住处的路,还真有些困难。尤其在近年习惯手机查地图后,那种靠记忆路边特征、地标的识路习惯和能力好像有些不可避免的被打破和退步了。这会是我又一个减少智能电子设备使用频率的理由吗?
顺风而来的密集雨滴硬是把我口袋里的护照给淋湿了,回住处后赶忙打开擦了半天,好在没什么褶皱。
六
回想刚到这里时还在犯愁一个人怎样度过这六天,如今转眼只剩两天时间。27日早上出发时9点钟,不算很晚,能早起大概也是生物钟基本适应了东十区的时间吧。雨后早上的空气更加清新,楼下居民种植的各种花草也显得格外光鲜灿烂。这是一个充满艺术细胞的民族,他们喜欢用简单实朴实的方式将周围装点的五颜六色。废旧轮胎涂上颜料就是一个个漂亮的大花盆,配电箱这种工业化气息十足的设施,上面有了绘画,就是一面美感十足的背景墙。原计划上午再去阿尔谢尼耶夫故居博物馆看看,可等到达市中心下车,又走到 Svetlanskaya 大街时,不远处的海景引领着我的脚步朝向大街的起点走去。眼前的建筑越来少,视角越来越开阔,耳边的风声也愈加明显。右转经过一个路口来到 Admirala Fokina 大街继续前行便来到了海边。仅靠海边的 Admirala Fokina 1 号就是该市的田径体育场,同时也是当地足球俱乐部—光能足球俱乐部的主场所在地。
往前不远就是曾在机场见到的一家连锁便利店 — Tiko。门外写着用多种语言写着俄罗斯纪念品,店员英语还比较流利,告诉我有套娃,而且都是俄罗斯货。这里的套娃看着不错,当然价格也很不错。我站在货架前拿起这个放下那个仔细的挑选了半天,最终选择了两个。后来在博物馆前的地下通道内一家小纪念品店又买了一个小套娃,这个与那两个相比做工感觉要差一些,尤其是底部。
在这之前一直以为套娃是由某个企业专门生产的工艺品,其实则不然。它跟我们的笔墨纸砚、剪纸等类似,不少企业、个人都可制作和销售,而成品的做工、层数、产地会决定其价格的高低,因此要买到满意的套娃,自己也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才行。我此前当然对套娃没有任何研究,完全靠之前网上查到的制作工艺,优秀作品所具备的特点还有别人星星点点的购买经历进行琢磨理解。结合这次购买三个套娃的经历,我认为好的套娃大概要满足以下几个要素:1. 实木制作,2. 从内部看各层套娃的中轴线理论上应该重合,3. 木质良好,没有特别明显影响外观的疤痕,4. 每一层套娃外表绘画精美,细节出众,尤其是最里面的套娃的绘制水平,5. 底部木料切割平整。
考虑到远东地区并非套娃的正宗产地,因此对作为一个仅游玩几天的游客来说,找到高品质甚至大师制作的套娃是很难的,不过说回来,即使找到估计我也不太舍得花大价钱买下。已经买到的三个普通套娃价格也不便宜,不过我基本上可以放心它们不是中国产的仿制品(据说仿制品外面的绘画多是机器印刷的)。
再次返回到 Svetlanskaya 大街上,在阿尔谢尼耶夫国家博物馆对面就是一家比较大型的化妆品专营店 Л’Этуаль,刚进门就看到好几货架的香水,云集了众多世界一流品牌。热情的店员虽不会讲英语,却用手势结合价签告诉我 Eisenberg 的香水在做促销,买一送一,同价的不同香型的还可以混搭,不同价的依照较贵的那个定价。奇妙的身体语言,有时比什么都有效。我的脸盲症困扰着我(分不清是不是第一位店员),不过应该是另一位店员(因为她会简单的英语),见我一直在看香水,就非常热情的给我介绍不同的香型,并把样品喷到香水纸(不是直接对着纸那样喷上去,而是比较讲究的先把香水喷到空中,然后用纸在空中挥舞几下)让我体会不同的香型,那些纸条拿在手里一直没舍得扔掉(是的,我又把它们带回来了,一共二十多张。在我现在写这些文字时2018-12-31,上面的香味依旧十足,贴近闻一下,每张仍旧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芳香,不愧是名牌)。另外她还给我介绍了另外几个货架上的男士香水和少年用香水(原来可以分的这么细),只是我也不用香水,所以就看看作罢。对香水、化妆品这些东西一窍不通,其实我只是看看新鲜和热闹,在国内都没有进过化妆品店,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一流品牌的香水。不得不说高档香水的外包装设计也非常考究,对我这个香水外行来说,什么香型没记住,但包装却给我留下了十足的印象。
在另一排货架上看到了俄罗斯本土的护肤产品,有些看着像护手霜一样的价格并不贵,在这些商品中,有一个牌子的包装直接锁住了我的目光。我问旁边整理货物的店员是不是抹手用的,她告诉我一种是手霜,另一种则是护脚油。同时还给我推荐了同一品牌不带纸盒包装的另一款产品,告诉我这个更便宜,还好用。我问她用不用时,她也很实在的告诉我,她皮肤有些过敏,所以用不了。不过护手霜本身是很好的产品。
最终选定两种香水和几盒护手霜和护脚霜。其中一款香水如果有店内折扣卡的话可以享受更多优惠,在我询问能否享受这个优惠后,店员干脆带我到二楼,大概因为我买的东西也不少,她与店经理沟通后经理同意帮我办理一张折扣卡,并同意那款香水按折扣卡的优惠价卖给我。大概有不少中国游客前来光临,店内居然可用支付宝支付。这是一次愉快且大开眼界的购物经历(我是“刘姥姥”)。
出门又到博物馆内的纪念品店买了几个冰箱贴,还有一只可爱的手工制作的海鸟。下午一点多,坐公交返回住处。整理、收拾一下东西,看来真需要一个行李箱了,一个包还真装不下我买的东西。不过这是明天的计划。下午唯一的目的就是出发寻找本次旅行的终极就餐地:Ogonek,距离住处在自己的脚程范围内,直接步行。
四点钟出发,一路走来没有什么难度(这几天基本都走熟了),只是又格外注意了下沿路标志性建筑。在最后的五条路转盘附近费了些时间,看了半天地图才确定应该走哪条路。餐厅坐落于 Astoria 酒店的一层,位置不邻街,所以还显得有些僻静。这算是一家标准的欧式餐厅,进门就是专人负责的单独衣帽间。看 TripAdvisor 上的评论,这是一家很有人气的店,因此像我这样周末没有预定就有座位大概也是运气十足了。服务员帮我找了一个靠门口附近的二人桌,菜单有中文可选,点菜也就比较方便。本想吃个牛排什么的,结果看看2000开外的结果还是没舍得。所以选择了餐厅的另一特色:帝王蟹,搭配罗宋汤(борщ)和巴黎布雷斯特蛋糕(пирожное париж-брест)。帝王蟹称重1.15千克,也不知道多少,想想如果不够到时再点别的好了。要不是服务员提醒我要不要拍照照片,我可真错过给这只肥大的螃蟹拍照的机会了。稍等片刻,先上了罗宋汤,味道好美,但有一些像猪皮一样白花花的东西在盘中,不知道是怎么搭配着吃的,后来就把它留盘子里了,这时旁边桌上也坐上了两位顾客,好巧,也是中国人。稍后上来的大螃蟹,已经是剪好的,大概一尺的大圆盘里满满一盘,戴上黑色的厚手套再配合上专用的餐具,吃起来很是方便。大螃蟹肉质细嫩,满是清淡的海味。幸亏没有多点主食,否则也是浪费,吃到还剩两三只蟹腿的时候就感觉食力不足了。喝上几口苏打水,休息片刻继续吃。吃罢把空壳整齐的摆好,再给它们留个影吧。果然是比较正式的西餐厅,这时服务员前来询问我可不可以上甜点?当然还是尽快吃完早回去比较好。
我的形容词词汇不够丰富,也不会形容食物,简单的说:蛋糕非常好吃,现在仍然回味无穷。
忘了说洗手间了,除了干净外,洗手间门上的男女标识才是特色所在。为此还专门拍了照片。
这次结账时我可没有把服务员带来的木盒当作礼物,把钱放到木盒中,服务员看到后即会带走,返回来再次带来木盒,里面是找零还有结账小票。为了纪念这次愉快的体验,也感谢服务员提醒我拍照,特意给他留下了小费。以前没留过小费,不知道是怎样的流程。想了想,就把钱放到木盒里,但又怕服务员没看到直接把木盒送回服务台,所以又把钱的一边拉出来一点点。服务员来取盒子时轻声对他微笑道:“Tips”。他赶忙回敬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看来我这流程走的还算可以吧。
在这几日多次走过这段路的基础上,返回途中没什么障碍,顺便又去超市买了四盒茶叶。茶叶价格也不算贵,4盒(盒子大小同国内立顿茶叶盒大小差不多)一共244。
晚间正值房东 Oleg 有空,询问他哪里能买到行李箱?他告诉我附近有中国市场,如果不太注重质量,临时用用的话可以在那里买一个。他还给我讲他在那里买衣服的经历,本来要买一件便宜的毛衣,在那里买估计也都是中国制造,结果后来一看还是俄罗斯制造。
第二天一早醒来就出门寻找买行李箱的地方,只是没有去找 Oleg 告诉我的中国市场,直接去了附近24小时营业的OK超市,不出我所料,跟我这几日逛超市的结果相同,超市主营的就是日常消费品、食物和酒水。五金、箱包等等是没有的。正好在超市碰到一位大姐,用 Google Translate 给她看,”哪里能买到行李箱?”。她想了一会,然后在我的手机上写着坐公交到 максим(Makism),并告诉我目的地公交站名。这次尝试说了 спасибо,大姐微笑之中还帮我纠正了发音。按照大姐的指点,我乘坐公交来到了 максим。可是有些早,要等上近40分钟,到10点商场才会开门。没什么去处所幸沿着路边溜达,一直走出一站地远。无意在一片小树丛中发现一座石像,虽不知道是谁,但根据上面的年限看应该是苏联时期的一位人物。
后来根据所拍照片上的文字查询得知这是俄罗斯帝国到苏联初期时著名将领瓦西里.布柳赫尔的纪念像。他曾在北伐期间受派前来中国作为广州国民政府的苏军顾问,并得到蒋介石的赏识。1939年与斯大林会晤中蒋介石向后者了解布柳赫尔情况时,斯大林回复到其因协助日本间谍已被处决。根据后来的报告,布柳赫尔因在审讯中拒绝认罪而被打死。1956年获得苏联平反。
终于等到商场开门,在一楼找到了一家新秀丽专卖店。箱包很漂亮,价钱上的数字也很多。在我说明要求后,店主帮我选择了一款美旅的软箱,看着也不错。虽然我还是有些不甘心逛一家后就这样付钱,但又不好意思在店主费半天劲服务后就这样一走了之。因此我告诉她,我先逛逛然后回来再买。再说提个大箱子在里面逛也挺碍事。从一楼上到四楼,没再找到有专门的箱包店,也就不需要货比三家了。倒是二楼有家 DNS (俄罗斯大型的电子产品连锁店),顺便进去逛逛。跟我前几天在市中心的一家 DNS 店看到的差不多,俄罗斯的笔记本热销机型尺寸都是带小键盘的15寸以上机型,不知是不是跟俄罗斯人体格较大有关呢?手机从华为、三星再到苹果均有销售,换算了一下华为售价不比国内便宜,三星的价格不了解,苹果没做对比。也没有买手机的打算,所以看看作罢。
履行自己的诺言,重新来到一楼专卖店内结账。店主大姐还亲自教我并帮我设置好密码,我本想设置成自己常用的那个密码,可大姐提醒我说太简单了,建议我再换一个。在问她能不能上公交时她告诉我没问题,还帮我把塑料袋重新套在箱子上,以便保持干净。服务很周到吧?
出了商场门时间尚早,查询一下门口还有前往火车站附近的公交。执着的我非要再找找另一个卖套娃的地方不可。公交上人不多,不过碰到件趣事:一位大妈带着自己的小狗乘坐公交,这个竟然也可以。
按照查到的另外一个地址进行导航,原来是在海上客运站 Morskoy Vokzal 的二楼。这又要怪我之前查找目标时没有仔细看地址,不然第二天就可以找到,完全又可节约半天时间。店内的套娃有好多,根据最近两次的购买经历,挑选起来容易不少。据说不少套娃制作人会在套娃底部签上自己的名字,因此这次挑选时专注于套娃底部。如果有了签名,不管是不是大师作品,至少是俄罗斯本土生产。看了几个还真发现底部有签名的,不过有的绘画并不是很喜欢,而看中的那两个,大概是打开次数太多的缘故,中间开口处的颜料已经明显褪色并有些脱落。问店主这样的可不可以打个折,但店主给的折扣不多,只好放弃。看我这么长时间都没挑出一个合适的,店主干脆跟我说“等等,2分钟”。她从仓库又帮我找出三个,其中一个的色彩虽然不够鲜艳亮丽,但五层的绘画都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地标风景,而且底部还有个签名。这么看应该是本地的艺术家制作的,有幸前来游玩,能带一个本地风格的套娃可卓显其纪念意义。就是它了。
出门又到火车站台上的天桥,又看到下方西伯利亚铁路终点的纪念碑前有人留影,而这一次我也终于弄明白怎样前往至站台上。简单而直接:进火车站,过安检,然后下楼出门。之前过往时,看到天桥通往站台的楼梯都被锁住时,看来是思维也被锁住了,只是好奇那些拍照的人是怎么下去的,根本没能想到这最直接的方式。非等到这旅行的最后一日才有幸与西伯利亚铁路的终点做个亲密接触。
饥饿再次来袭,火车站外初到这里时与 Катя 和 Ксюша 停留片刻的地方,是一家快餐店 — The Grid。看到窗口照片中热狗的尺寸不是特别大,就点了一个大号的热狗。店员给我到手里时才发现实在是太大了。长度大概要有我的两个手掌宽。一手拎着空箱子,一手握着热狗,径直又到了昨日来过的体育场前,找个空长椅坐下慢慢享受着回国前最后的异域午后阳光和街景。周围的鸽子已经习惯了往来的行人,毫不畏惧的落下抢食。有两只落在我近前,而其中一只在我低头吃热狗的空隙,一跃而起上了我的长椅,我抬头看它时它便一动不动的静在那里看着我,再低头时便悄悄地挪上两步,最后与我距离不出30厘米。我明白了,它也想吃热狗。我掰了一小角面包小心地放在右手拇指食指间,把手伸过去。本想这时拿出手机拍拍它有趣的活动,可考虑到左手从右侧裤口袋掏出手机然后开始摄像的过程生怕把它吓跑,还是老老实实喂它吧。它看我伸手到它身前,警惕的退了一下,见我右手没有新的动作,立即又迈向前一步,脖子迅速前伸并精准的叼走了食物之后马上又飞离长椅。原来鸽子还可以这样。
一个热狗下肚饿意已经全无,不过为了不枉此行,还是坚持要去 Pizzaiolo 这家便宜实惠的小店尝尝披萨。 Pizzaiolo 其实就在 Svetlanskaya 大街博物馆的斜对面,可我硬是像找 Skovoroda 那样费了不少周折。披萨店虽小但很有人气,本以为已经快下午两点没什么人,进店后却发现还要等候。好在只有我一位,所以也没等太久。价格果然很亲民,一份8寸西西里披萨(Сицилийская)和一碗肉汤( Солянка сборная мясная )一共530卢布。只是披萨中的干香肠过于咸,加上一个大热狗已经下肚,实在是难以继续享受,只好找服务员打包带走。
依依不舍中离开了市中心,乘坐公交返回住处,而这次为期六天的旅行也只剩最后的半天。为保证返程路上的现金充足,又取了3000卢布(其实不取也够,只怕打车到机场遇到什么问题不好应对),利用这最后的旅行时间,再次前往早间前往的 OK 超市,又选了几样俄罗斯的日用品 — 祛皱霜(本土品牌),香皂(联合利华),巧克力(德芙)。不是因为这些东西有多么好,重要的是为了欣赏和对比同类甚至同品牌产品在异国外观、包装设计上的异同(喜欢收留各种包装的我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现在该是收拾整理行囊的时候了,不得不说近些年多次乘坐火车经过各种安检的经历,让我总是会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在考虑箱包内物品的摆放上(总会假想各种检查的发生,同时也为行动方便),直到自认为合适满意为止。这次也不例外,为了把背包放入箱内,但又不会因为箱子装的太鼓而被拒绝放在机舱行李架上,摆弄了半天(可最终值机时工作人员可能在问是否要托运时,被我理解成需要托运,也没多问,直接选择了托运)。
傍晚时分的日光显出柔和的橙红色,洒在窗外远处的山丘上,格外壮丽,几分钟后,一缕阳光正被反射过来,柔和的亮斑周围可辨出缕缕的光芒,遂成为整个景色的焦点。向西望去,晚霞和海面上映衬的余辉还有岸边显出红色的建筑顶端与在阴影中的云朵、海面还有陆地交相呼应,明暗冷暖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所见过的最美日落景象,没有之一。
Oleg 忙着还要出门,只告诉我把钥匙放好关好门即可。看着我用 iPhone,跟我开玩笑道:“你的手机那么贵,还娇气,看看我的“,拿出他的华为,做了个扔到地上的动作道:”即使摔倒地上坏了也不心疼“。他说的有道理,不过就目前的使用体验还有使用环境来说,我还是会坚持使用 iPhone,尽管我没有能力一年一换。假若有一天能真正的便捷使用原生 Android 和其应用商店,离开封闭的 iOS 何尝不是一个选择呢?说的有些远了。
把钥匙压在给 Oleg 手写的留言上,关上房门,非常不舍地离开这片美丽的土地。
这回授予了 Yandex.taxi 定位权限,顺利的叫到了出租车。因晚高峰的缘故,出租车在我下楼后几分钟后才得以到达。见我拉着箱子,司机直接下车帮我把箱子放到后备箱。启程路上司机师傅几次尝试打电话,最后终于打通,大概是要先跟自己的太太讲一下自己要去机场(记得自己听到了 аэропорт),要晚些回去等等。除了途中碰到短暂的压车外,一路顺利的到达了机场,看看表才八点,共用时约40分钟。看机场屏幕显示,要快十一点才开始值机。来的有些早了。在大厅的咖啡店要了一杯柠檬水和蛋糕坐下,顺便给手机充个电。期间听到不远的桌上一位老师样子的女士在与学生样子的男青年不低声的谈论着人生(因为他们说的是汉语,所以我听懂了)。
十点多时,值机窗口外开始变得躁动起来,队列中不时地能听到有多人用带些京味儿的普通话高声谈论着什么(注:带些京味儿与是不是北京人没有任何关系),仿佛已经回国了一般。约11点10分时,值机完毕,拿到登机牌。候机室一间商店外墙上悬挂的英语公益宣传值得注意。它引用了文艺复兴时期德国诗人 Hans Sachs 的语录来倡导和平。
我还是再说几句洗手间的事情吧。机场大厅的洗手间洁净程度也不错(稍逊于之前的那几间),有些轻微的异味。候机室的就又如前述的那样了。洗手间门上的男女标记也彰显了这个民族对艺术和美的热爱,每处洗手间的标记都有其独特之处。
10月29日0点左右,登机开始。
虽然有些计划不周,有些遗憾,但这仍然是一次非常愉快,非常难忘的旅行和体验。只是不知何时还有机会才能再踏上这里的土地,希望不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