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年5月从家回到现住地,火车站出站需要扫码看行程。我一看是微信专有的圆形
二维码。完了,无奈去找跟前的执勤民警帮忙。民警没多说,打开自己手机帮我查
完后让我拍照去出口核验。我一看,其实就是早前知道的 — 行程卡。但我不理解
的是为什么非要使用微信专有的二维码作为网址载体。给人的感觉是这个服务是给
微信特供的一样。也许是考虑到大家都用微信?但像我这样不使用该软件的,其实
还有很多老人。难道他们还不能使用这个服务了吗?
当然能。因为行程卡官网公布的使用指南中,明确说明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查询。
1. 使用行程卡应用,即通过手机应用商店安装通信行程卡应用,然后打开应用进行。
2. 扫描网页二维码直接在网页查询,这个二维码是常规的开放标准的二维码,也
是我们最开始见到的那种。
3. 扫描微信小程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查询,这里的二维码即是以上我见到的专有
格式的,除了微信都扫不了的二维码。
4. 直接发短信给运行商客服号码进行查询
很容易看出,对于使用者来讲,如果追求效率和速度,方式4最好,手机操作速度
快,也不用扫码。但查验人通常不愿意盯着小字一个个的读,并且查验人通常也不
知道这个方式的存在,所以可能反倒会更费时间。
方式二,相比之下效率和速度仅次于方式四,因为标准的二维码,对当今的智能手
机来说,有摄像头几乎就可以直接扫,都不用打开应用程序。而扫描出的内容就是
行程卡的网址,再调用浏览器打开,即完成。如果常用,则在浏览器中直接把这个
网址收藏即可,下次直接开浏览器打开网页就行。也就省去扫码了。
方式三对于那些微信不离手的用户大概是最方便的吧,这些人用微信的时间比手机
开机的时间大概还长。大概打开手机就是用微信,所以扫码对这类用户来说也很便
捷。但问题是,像开始说的,如果碰到不用这个软件的人,恰好场所只提供这么一
个专用码,那麻烦就来了。或者偶尔用一下的,手机慢的,也很误事。因为这种方
式在流程上绕了一大圈:开微信-扫码-访问行程网站-查询;而其它方式最多比此
方式少了两步。
方式一对于不喜欢方式二的用户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
前天(0205) RSS 看到一条网站转载的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少刷手机,也是一
种家庭教育。
据我所知,我身边用微信的人,使用原因之一必然是因为他们要用私人的微信账户
在私人的手机上与同事、老板、客户、学校等进行工作沟通。大概不这么干,那就
像本人这样成了待业人员了吧。
19年底有一次我去看牙,完成后护士要我扫码,了解下如何正确的刷牙。我一看,
又是专有码,只好告诉他们,不好意思,这个扫不了。那护士又惊奇又羡慕,这么
年轻不用微信,你们单位不要求吗?(其实很想告诉她本人 was laid off 了)然
后感慨道,要是我们也不用就好了。
其实微信这个工具倒是不错,很好很强大,就像人类其他很多发明一样。但它,也
只是一款工具而已。如果被工具呼来唤去,甚至使用的人都变得焦虑不安,而且这
种比例还不低。那我觉得要么是工具出问题了,要么就是使用工具的出问题了,当
然制造工具的地方出问题也不好说。
其实我不反对它用作工作,只是有这么一个要注意的。我们去工作,合同上往往会
这么写:用人单位提供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如果用人单位考虑用微信工作,那它
应该为员工配备微信账户,还有使用微信的设备。但多数用人单位是不会考虑这个
问题的,因为成本上的限制,不可能给每个员工配一部手机,再以用人单位名义开
通一堆手机号,再使用这些手机号注册微信号。关于这个还是不细说了。
只说现象:现在的结果是多数人下班后还要拿手机继续各种工作。除了用微信,还
有别的类似软件。
现在回到开始,看到这个新闻标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少刷手机的必要条件是让刷
手机的人找不到刷的理由。不要让工作来到个人手机上,大概能解决一部分刷手机
问题。
新闻内容没看,所以以上纯本人感想而已。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